瑞典的嬰兒從四個月開始「嘗味」,探索人世間的各種味道。我兒不虧是流著台灣血、有著一半台灣魂的孩子,從兩三個月大開始,一家人吃飯時,他就會盯著我們的食物看。他對吃這麼有興趣的樣子,讓大家都好期待他滿四個月的那天快點到來。
孩子滿四個月之後,兒童健康診所的護理師建議我們可以開始讓他嘗試我們的食物了,在滿六個月之前他們不建議用一般食物取代母乳,這個期間只是「試味道」,目的是為了讓他認識各種不同的口味以及適應不同的口感,所以他們建議的份量也只是每次用指頭沾個一小丁點給孩子試。也因為份量那麼少,護理師說我們不需擔心鹽巴或香料過多的問題。
現在孩子快滿五個月了,因為怕他太過喜歡甜味而培養出偏食的習性,所以盡量不給他甜度太高的如香蕉泥的東西。目前嘗試過的東西中,番茄、醬油為底做的醬汁和各種水果、莓果(的汁)為大宗。最近發現,我們在吃飯但他卻無聊或累了開始鬧時,給他一個厚切小黃瓜片是非常好的吸允良伴,味道很中性(也就是沒味道)並且多汁(一片可以吸很久)。
此外,護理師還建議我們開始給他一些含有麩質的東西,讓他慢慢開始嘗試,可以減少以後麩質不耐的症狀。所以我們時不時就會給他一種非常難吃的餅乾,這種餅乾完全沒味道、薄薄一片、入口即化,顯然是嬰兒良伴。然而,壓碎之後餵給滿口唾液的嬰兒,無趣到連嬰兒都唾棄。(果然是台灣人的後代,媽媽驕傲!)
非常期待孩子開始吃飯,我的目標是要教會他用筷子把一整條魚吃乾淨,並且會「蹭」骨頭,然後要懂得各種內臟的美味。
本來想說要用嘗味做個引子來回憶餵母乳之路的,但顯然是失敗了。
改天再嘗試吧。
祝大家吃得好、吃得飽。
#瑞典嬰兒嘗味
#台灣媽媽的微小心願